韶山毛泽东纪念园位于毛泽东故居西侧约500米的层山叠岭之上,纪念园最初定名为“毛泽东之路景园”。景园的构思显然受到了全国许多大城市“世界之窗”微缩景观的启示,整座景园只用了一年的时间,在一九九五年底,占地约二十万平方米,大小建筑近百处,集纪念、教育、游览等多种功能于一体的景园便展现于世人面前。(点击文字了解详情)
韶山是毛泽东同志故居,位于韶山市韶山乡韶山村土地冲上屋场,坐南朝北,系土木结构的“凹”字型建筑,东边是毛泽东家,西边是邻居,中间堂屋两家共用。总建筑面积472.92平方米。主要景点是毛泽东故居、铜像广场、滴水洞。1929年,故居被国民党政府没收,遭到破坏。1950年按原貌修复。1961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83年6月27日邓小平在门额匾上题字"毛泽东同志故居"。1997年7月,入选中宣部首批全国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点击文字了解详情)
韶峰景区独具神韵,是韶山瑰宝, 它以独特的自然风光和韶峰八景的美丽传说而吸引着中外游人。具有江南第一索道之称的韶峰游览索道是跨越在毛泽东诗词碑林和韶峰古寺之间的现代化空间通道,使游人免去登山之辛劳,在惊奇而又愉快的空间移动中俯瞰山峦秀色,闻听鸟语花香,回归自然,赏心悦目……
韶峰山腰的一泉,水涌终年不断,谓之胭脂古井,井内水呈红色。相传舜帝在韶山狩猎和耕种时,带着娥皇和女英两位爱妃在韶山居住。两妃以水井为镜,每日对镜梳头,梳洗时,脸上的胭脂掉藩水井,染成红色,故井泉一片粉红。
点击了解详情)